参议
共找到2个 "参议" 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词语解释
参议
参与谋议。
官名。金军中、元明中书省属官,明布政司、通政司,清各部,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引证解释
参与谋议。
引《后汉书·班固传下》:“永元 初,大将军 竇宪 出征 匈奴,以 固 为中护军,与参议。”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 久典枢衡,天下威权,并归於己,臺司机务, 希烈 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
清•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和珅 ﹞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法,不许部臣参议一字。”官名。 金•军中、 元•明 中书省属官, 明•布政司、通政司, 清•各部, 民国 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引《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蒙古 取 金潞州,元帅右监军 纳哈塔布拉图 参议官 王良臣 死之。”
国语辞典
参议
参与谋议。
引《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下》:「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宋史·卷一二·仁宗本纪四》:「乙亥,诏武臣知州军,须与僚属参议公事,毋专决。」近咨议
职官名。元朝中书省、明朝布政使司和通政使司、清朝各部及民初高级军事机关都设参议。
今总统府、行政院、台湾省政府等都设参议,多为迁调资深人员或位置闲散人才而设,备咨询、顾问之用,有时亦襄助处理实务。
网络解释
参议
官名,最早在明初中书省出现,参议府有参议官,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后废。其后至北洋军阀与国民党统治时期,皆有不同含义。
最近近义词查询:参议的近义词(cān yì)隐士的近义词(yǐn shì)丰饶的近义词(fēng ráo)机会的近义词(jī huì)体无完肤的近义词(tǐ wú wán fū)协商的近义词(xié shāng)找茬的近义词(zhăo chá)源清流清的近义词(yuán qīng liú qīng)千里迢迢的近义词(qiān lǐ tiáo tiáo)粉饰的近义词(fěn shì)辞吐的近义词(cí tǔ)文书的近义词(wén shū)紫泥的近义词(zǐ ní)鸟语花香的近义词(niǎo yǔ huā xiāng)放言高论的近义词(fàng yán gāo lùn)大盗的近义词(dà dào)从戎的近义词(cóng róng)喘息的近义词(chuǎn xī)柚子的近义词(yòu zǐ)紧要关头的近义词(jǐn yào guān tóu)抽芽的近义词(chōu yá)奶名的近义词(nǎi míng)首倡的近义词(shǒu chàng)忙乱的近义词(máng luàn)默认的近义词(mò rèn)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