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犹滴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 lòu yóu dī
基本解释指夜还未过去。玉漏:计时的漏壶。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玉漏犹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玉漏犹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点一滴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万死犹轻 |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以狂妄戆愚,不识礼度,上表陈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万死犹轻。” |
上溢下漏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天是之谓上溢而下漏。” |
上漏下湿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
不分玉石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
不吝珠玉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恰好听得树上黄莺巧啭,就对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
不吝金玉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兄如不吝金玉,即求小小做一套,待小弟步韵和将去,便无差失了。” |
不惭屋漏 | 隋·江总《让尚书仆射表》:“门惊如市,不惭屋漏;心抱如水,无欺暗室。” |
不愧屋漏 |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
不欺室漏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3回:“自是大臣守正,不欺室漏。” |
不欺屋漏 | 《好逑传》第八回:“台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不胜愧悔。” |
中馈犹虚 | 《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
丰年玉荒年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称恭为荒年谷。” |
乱琼碎玉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 |
亭亭玉立 |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仙姿玉色 | 明 谢谠《四喜记 巧夕宫筵》:“宫中郑娘娘,乃是郑参政之女,数月前选入宫中,仙姿玉色,世上无双。” |
仙姿玉貌 | 唐·郑《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禁袖皆仙姿。”《乐府诗集·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问。” |
仙姿玉质 | 《白雪遗音·马头调·梅雪争艳》:“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群芳。” |
以玉抵乌 | 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 |
以玉抵鹊 | 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 |
伯玉知非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似玉如花 | 老舍《赵子曰》:“公寓的老板就能请出一两位似玉如花的大姑娘作陪。” |
依希犹记 | 宋·苏轼《题灵峰寺壁》:“前世德云今我是,依希犹记妙高台。” |
侯服玉食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
倚玉偎香 | 宋·柳永《法曲献仙音》词:“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 |
偎香倚玉 | 元·徐琰《青楼十咏·初见》:“一笑情通,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