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商刻角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n shāng kè jiǎo
基本解释见“引商刻羽”。
出处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引商刻角,杂以流徵。”
暂未找到成语引商刻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引商刻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刻千金 |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一时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
一时三刻 | 清·李渔《凰求凤·夥媒》:“机缘凑,把愁肠暂丢,便难成,也一时三刻展眉头。” |
一时半刻 |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货郎儿》:“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
一片宫商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韦八座岫谓朝贤曰:‘此赋乃一片宫商也。’” |
三角恋爱 | 老舍《黑白李》:“三角恋爱,不得劲儿。” |
不见圭角 | 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
不露圭角 |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毁方而瓦合”郑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
丰取刻与 | 荀况《荀子 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 |
丹楹刻桷 |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又《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刻其桷,皆非礼也。” |
乌头白马生角 | 《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
乌头白,马生角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
乌头马角 |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
乌白马角 | 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辞》:“思君厚德委入山,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 |
予齿去角 | 《汉书·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颜师古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 |
云雾之盛,顷刻而讫 | 汉·魏朗《魏子》:“云雾之盛,顷刻而讫;暴雨之盛,不过终日。” |
五角六张 | 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 |
从长商议 | 《水浒传》第六八回:“[苏定]也道:‘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多谋,不可轻敌,只宜退守;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 |
以宫笑角 | 北齐·刘昼《新论·文武》:“今代之人,为武者则非文,为文者则嗤武,各执其所长而相是非,犹以宫笑角,非适才之情,得实之论也。” |
以瞽引瞽 |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说,迷惑害累世人。” |
兄弟参商 |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
兔角牛翼 | 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若然,始者果不可知,即万论若兔角牛翼矣。” |
兔角龟毛 | 《大智度论》第12卷:“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
共商国是 | |
几尽一刻 | |
凤引九雏 | 《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 |
凤毛麟角 |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
刁钻刻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一则里头有贵妃照应,二则故旧好亲戚多,三则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