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黄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uáng tái zhī guā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
huáng liáng yī mèng黄粱一梦 |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 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
yǎo rú huáng hè杳如黄鹤 | 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 唐 崔灏《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fēi huáng téng dá蜚黄腾达 | 腾达:上升。形容骏马的飞驰。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恭喜世兄一举成名,蜚黄腾达。” |
huáng gōng jiǔ lú黄公酒垆 | 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
huáng pái jǐng gào黄牌警告 | 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 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戴维发出了黄牌警告,那是威严不可侵犯、不可动摇的警告。” |
huáng quán zhī xià黄泉之下 | 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 《左传 隐公元年》:“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huáng máo yā tóu黄毛丫头 | 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 | 钱钟书《围城》:“为了一个黄毛丫头,就那么愤世嫉俗,真是小题大做!” |
bái máo huáng yuè白旄黄钺 |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huáng qí zǐ gài黄旗紫盖 | 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黄旗紫病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杨之君乎?” |
huáng huā nǚ ér黄花女儿 | 指未婚的青年女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况且我看这人也是个黄花女儿,岂有远路深更,和位公子同行之理?” |
huáng zhōng huǐ qì黄锺毁弃 | 比喻贤才不用。 | |
dùn jì huáng guàn遁迹黄冠 | 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 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 |
huáng fà ér chǐ黄发儿齿 | 比喻人长寿。 | |
niú huáng gǒu bǎo牛黄狗宝 |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
huáng zhōng huǐ qì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rén yuē huáng hūn人约黄昏 | 人在黄昏时约会。指情人约会。 | 宋·欧阳修《生查子》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在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散了客宾,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 |
zhí dǎo huáng lóng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黄卷青灯 |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 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 |
liǎn huáng jī shòu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
cí huáng hēi bái雌黄黑白 | 雌黄:随便乱说;黑白:黑色和白色。指评头论足,胡乱指责。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雌黄黑白,旁若无人。” |
huáng rén shǒu rì黄人守日 | 《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后遂以“黄人守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 | 《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 |
lǎo huáng niú老黄牛 |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 吴强《红日》第一章:“这个‘老黄牛’我倒真有点心跳得慌!” |
miàn huáng jī shòu面黄肌瘦 |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 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
huáng fà chuí tiáo黄发垂髫 |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 《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
huáng lú zhī tòng黄垆之痛 | 垆:放酒瓮的土墩子;黄垆:黄公酒垆;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
dōng mén huáng quǎn东门黄犬 |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huáng tóng bái sǒu黄童白叟 | 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 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 |
mèng shú huáng liáng梦熟黄粱 | 黄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 | 明·无名氏《鸣凤记·林公避兵》:“只见他一似宰予昼寝,孟轲隐几,梦熟黄粱,庄周梦蝶正颠狂,周公事业成何望!” |
huáng gān hēi shòu黄干黑瘦 | 指人面容憔悴的样子。 |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你恋着红裙翠袖,折倒的你黄干黑瘦。” |
huáng zhōng wǎ fǒu黄锺瓦缶 | 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 | |
huáng zhōng wǎ fǒu黄钟瓦缶 | 瓦缶: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贤才和庸才。 |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 |
huáng mén fù mǎ黄门驸马 | 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驸马:转指皇帝女婿。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指依靠婚姻而上的人。 | 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
kǒu zhōng cí huáng口中雌黄 |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 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
huáng lí hēi lí,dé shǔ zhě xióng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 狸:山猫;雄:强有力的。比喻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秀才驱怪》:“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此非空言也。” |
nán ér xī xià yǒu huáng jīn男儿膝下有黄金 |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
yáo huáng wèi pǐn姚黄魏品 | 见“姚黄魏紫”。 | 宋·梅尧臣《次答公度》:“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 |
rǎn cāng rǎn huáng染苍染黄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huáng tāng là shuǐ黄汤辣水 | 泛指饮食。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三两夜没睡,头也没梳,脸也还没洗,乱了恁五更,黄汤辣水还没尝着,就是铁人也禁不的。” |
guò shí huáng huā过时黄花 |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今该转机已成过时黄花。” |
wàng xià cí huáng妄下雌黄 | 胡乱涂改文字。雌黄:古人抄书校书时涂改文字用的颜料。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
huáng jīn shí jiān黄金时间 | 指广播电视在一天中收听、收视人数最多的时间。 | 《文汇报》:“黄金时间黄金节目……欢迎中外厂商特约播出广告。” |
huáng fēng wù zhào黄风雾罩 | 犹言不守本分,胡乱行事。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他决不容让生宝这样黄风雾罩地闹腾。” |
gǎo xiàng huáng xù槁项黄馘 | 杭: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 庄周《庄子 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qīng huáng bù jiāo青黄不交 | 青:未成熟的庄稼;黄:已成熟的庄稼。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比喻新旧失去衔接。 | 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来年青黄不交之际,常平有钱无米。” |
huáng guàn yě fú黄冠野服 | 见“黄冠草服”。 | 古直《冷圃曲》:“二月梅江波滟滟,黄冠野服期许剑。” |
huáng zhōng cháng qì黄钟长弃 | 见“黄锺毁弃”。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一日谓生曰:‘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 |
lóng zhàn xuán huáng龙战玄黄 | 见“龙血玄黄”。 | 茅盾《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 |
lǜ yī huáng lǐ绿衣黄里 |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
huáng rén pěng rì黄人捧日 | 见“黄人守日”。 | 宋·宋祁《春帖子词·<皇帝阁>》:“青帝回风还习习,黄人捧日故迟迟。” |
huáng jī dàn fàn黄齑淡饭 | 见“黄齑白饭”。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房德日常不过黄齑淡饭,尚且自不全,间或觅得些酒肉,也不能够趁心醉饱。” |
huáng tóng hào shǒu黄童皓首 | 见“黄童白叟”。 | 宋·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
huáng yáng rèn rén黄羊任人 | 比喻大公无私、任人唯贤。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
yān huáng liáo dǎo淹黄潦倒 | ||
xuán huáng fān fù玄黄翻覆 | 玄黄:天地的颜色,指天地。天翻地覆。形容动乱之大。 | 《周易·坤·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
huáng wū zuǒ dào黄屋左纛 | 黄屋:古代皇帝的车盖;纛: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指帝王坐的车子。 |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 |
qīng huáng wèi jiē青黄未接 | 见“青黄不接”。 | 宋·叶適《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 |
yáng shēng huáng què杨生黄雀 | 见“杨雀衔环”。 | 五代·李瀚《蒙求》诗:“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
yǎn yāo huáng chì眼腰黄赤 | 黄:金色的腰带;赤:红色的官服。眼前是红色的官服,腰中是金色的腰带。指荣华富贵。 | 宋·刘克庄《好事近·壬戍生日和居厚弟》词:“雪鬓霜髭不管,管眼腰黄赤。” |
huáng juàn yòu fù黄绢幼妇 | “绝妙”二字的隐语。 | 宋·金盈之《醉翁谈录·约朋友结果檄书》:“文妙黄绢幼妇,赋高乌有子虚。” |
huáng pí guā sōu黄皮刮廋 |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 | 余辰《蚕》六:“一天过去了,蚕完全绝食啦,一个个饿得黄皮刮廋,眼看就要死了。” |
huí huáng zhuǎn lǜ回黄转绿 |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 晋 无名氏《休洗红》诗:“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 |
shù huáng dào bái数黄道白 | 见“数黄道黑”。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卷:“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蜇,那女眷们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 |
huáng kǒu xiǎo ér黄口小儿 | 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 唐 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
dàn fàn huáng jī淡饭黄齑 | 泛指很差的饭菜。 | |
huáng liáng yī mèng黄梁一梦 | 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
shǔ bái lùn huáng数白论黄 | 白:白银;黄:黄金。比喻计较金钱。 | 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
dié fěn fēng huáng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
huáng kǒu rú zǐ黄口孺子 |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
chéng huáng jú lǜ橙黄桔绿 |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 宋 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
huáng zhōng dà lǚ黄钟大吕 |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 《陆九渊集 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
fēi huáng téng tà飞黄腾踏 | 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
huáng zhōng wǎ fǔ黄钟瓦釜 |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huáng què zài hòu黄雀在后 | (螳螂准备捕蝉)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mìng rǎn huáng shā命染黄沙 | 染:沾上。身体挨上黄沙。指死亡。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倘若大限来到,身归泉世,命染黄沙,如何留得?” |
huáng guàn cǎo lǚ黄冠草履 | 见“黄冠草服”。 | 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
huáng què sì chán黄雀伺蝉 |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 汉 刘向《说苑 正谏》:“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táng láng huáng què螳螂黄雀 | 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打虎功思悬赏,杀人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 |
bàn qīng bàn huáng半青半黄 |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一卷:“只为明得不尽,若明得尽,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彻,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谓真知也。” |
yī zhěn huáng liáng一枕黄梁 | 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宋 李曾伯《送乔宾王》:“一枕黄梁,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
wèi zǐ yáo huáng魏紫姚黄 | 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 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
chéng huáng jú lǜ橙黄橘绿 | 指秋季景物。 | 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huáng jīn shī sè黄金失色 | 黄金失去了颜色。比喻人倒霉时才能再大也不能发挥作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辉。” |
cuì zhú huáng huā翠竹黄花 | 指眼前境物。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
cāng huáng fān fù苍黄翻覆 | 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huáng yī shǐ zhě黄衣使者 | 指出使宫市的太监。 | 唐·白居易《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
huáng pí guǎ sōu黄皮寡廋 |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同“黄皮刮廋”。 | 熊伯涛《宁都兵暴前后》:“一群饿得黄皮寡廋的人,伸着两只皮包骨头的手。” |
tiào zài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跳在黄河洗不清 |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跳在黄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分了!” |
huáng yáng è rùn黄杨厄闰 | 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 宋 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退圃》:“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
qīng dēng huáng juàn青灯黄卷 |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 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 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爱青灯黄卷,却不要随机而变。” |
huáng má zǐ ní黄麻紫泥 |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 明·邵璨《香囊记·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贤,黄麻紫泥丹凤传,仙槎使节来九天。” |
chōu huáng duì bái抽黄对白 | 谓只求对仗工稳。 | 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
huáng dì zǐ sūn黄帝子孙 |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的后代。指中华儿女。 | 周恩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仍需要全国同胞,每一个热血的黄帝子孙,坚韧不拔地努力奋斗。” |
huáng tiān jiāo rì黄天焦日 | 犹大天白日。指白天。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如今的时新,黄天焦日,男的女的在一起,嘻嘻哈哈,像个什么?” |
fān huáng dǎo zào翻黄倒皂 | 犹言颠倒黑白。 | 明 康海《鲍老儿 秋日闲情》套曲:“眉来眼去,唇三口四,泥烂油滑,翻黄倒皂,呼风唤雨,搦雾抟沙。” |
huáng gān hēi sōu黄干黑廋 | 面容憔悴的样子。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你恋着红裙翠袖,折倒的你黄干黑廋。” |
tiào zài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跳在黄河也洗不清 | ||
pèi zǐ huái huáng佩紫怀黄 | 腰间佩挂紫色印绶,怀里揣着黄金官印。汉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绶。因以“佩紫怀黄”指身居高官。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 | 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於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 |
huái huáng pèi zǐ怀黄佩紫 | 指怀里揣着金印,腰间佩着紫绶。指身居高官显位。同“佩紫怀黄”。 | 《梁书 陈伯之传》:“,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