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甘贫守节甘贫守节的故事

甘贫守节的成语故事


拼音gān pín shǒu jié

基本解释甘:情愿,乐意。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出处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今日夫为彭泽令,甘贫守节乐恰恰。”


暂未找到成语甘贫守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甘贫守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支半节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明也。”
一枝一节明·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
一肢一节鲁迅《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
一肢半节明·袁宗道《读孟子》:“三代而下,市鲜中行,得乡愿之一肢半节,皆足以成世。”
一贫如洗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一钱太守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一麾出守南朝 宋 颜延之《五君咏 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三节两寿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不修小节《晋书 石苞传》:“石苞……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
不拘小节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不拘细节《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不甘后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不甘寂寞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不甘示弱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不甘雌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不知甘苦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东撙西节郭沫若《塔·万引》:“他在这样踌蹰时,他的家计却一天一天地逼迫拢来了,亏他的夫人挖肉补疮,东撙西节地还能勉强维持着。“
丧身失节鲁迅《小说旧闻钞·红楼梦》:“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并被以丧身失节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作者盖深痛之也。”
主守自盗《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久旱逢甘雨宋 洪迈《容斋随笔 四笔 卷八 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义夫节妇《周书·宣帝纪》:“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表其门闾,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荐。”
乐贫甘贱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3卷:“其次潇洒荜门,乐贫甘贱,抱经济之器,泛若无;洞古今之学,旷若虚,爵之不从,禄之不受。”
乐退安贫唐·司空图《漫书》诗:“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
乐道安贫《晋书·儒林传论》:“……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方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唤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二三其节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人贫志短
人贫智短《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常言道‘人贫智短’,他恁地贫困,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