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的成语故事
拼音yóu biǎo jí lǐ
基本解释表:表面;里:内里;本质。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指分析事物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
暂未找到成语由表及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由表及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举万里 | 《晋书·慕容盛载记》:“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罟网。” |
一举千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 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
一日万里 | 唐 苏鹗《杜阳杂编》中卷:“且安天下用将帅,如造大舟以越沧海,其功则多,其成则大,一日万里,无所不屈。” |
一日千里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
一朝千里 | 唐·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三:“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
一毫千里 | 语出《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 |
一泻万里 |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一泻万里。” |
一泻千里 | 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
一泻百里 | 唐·韩愈《贞女峡》诗:“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
一表人才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
一表人材 | 明·刘璋《飞花艳想》第一回:“友梅生得一表人材,美如冠玉,又且颖悟过人,做的文章,便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十五岁上,就领了钱塘县学批首。” |
一表人物 |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梅香云)姐姐,那王秀才生的一表人物,聪明浪子,论姐姐这个模样,正和王秀才是一对儿。”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 |
一表堂堂 |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智含是死了,端哥小弟是结了婚的人,像你这样一表堂堂的大和尚,谁个不高兴你呢?”又《蔡文姬》第二幕:“是说曹丞相魁梧奇伟,一表堂堂。” |
一表非俗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他生在无忧愁太平时务,空生得貌堂堂一表非俗。”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 |
一表非凡 | 明 吴承恩《西游记》:“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 |
万世师表 |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
万里无云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
万里迢迢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女家贫,人口众,万里迢迢,何以当此。” |
万里长城 |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
万里长征 | 唐 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万里鹏程 | 明 冯惟敏《桂枝香 春怨》曲:“拼着你万里鹏程,撇下俺一腔春恨。” |
万里鹏翼 | 唐·元稹《送友封》诗:“鹏翼张风欺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
下里巴人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下里巴音 | |
不及之法 | 《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
不可以道里计 | 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周秦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纯辈,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