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有例可援有例可援的故事

有例可援的成语故事


拼音yǒu lì kě yuán

基本解释有成例可以援引。

出处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子之于范镇,有例可援。”


暂未找到成语有例可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例可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人有庆《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一发而不可收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乱败之及,一发而不可收也。”
一发而不可收拾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一无可取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一无所有《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一苇可航《三国志·吴书·贺邵传》:“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一蹴可几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天下事非一蹴可几者。”
一蹴可就茅盾《漫谈文艺创作》:“但是,世界观的改造决非一蹴可就,恐怕还有人体会不深。”
丈夫有泪不轻弹明·李开先《宝剑记》第37出:“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分天下有其二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三生有幸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上援下推《礼记·儒行》:“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下不为例明 余继登《曲故纪闻》:“疏闻,英宗谓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为例。”
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下笔有神唐·王勃《绵州北亭公宴序》:“五际飞文,想群众之不让;一言留赠,知下笔之有神。”
不乏先例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不可一世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不可乡迩《左传·庄公十四年》:“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不可以道里计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周秦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纯辈,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
不可企及唐 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不可估量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可侵犯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不可侵犯。”
不可偏废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不可分割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不可动摇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