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允传同过舍弟肇恩野人庐

明代潘光统

烽烟何处散幽忡,共向幽居访桂丛。繁影阶移青竹日,微凉池泛绿荷风。

閒看世事浮云外,老寄诗名浊酒中。试问当筵词赋客,清才谁复似卢鸿。

韬钤深处

明代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渡江

明代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题书折枝梅寄冯元用叔侄二首 其二

明代欧大任

梅花村里昔曾栖,千树琼瑶翠羽啼。君见江东一枝雪,忆余携手铁桥西。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 其八

明代王夫之

悠悠我生,去日巳长。怀我友朋,墓草芸黄。父兮生我,罔极昊苍。

莫宝匪命,含柔含刚。乾龙坤马,历历肾肠。日用不知,虽哲而狂。

不耕之农,蚀彼稻粱。崦嵫既迫,朽骨空藏。亦既邂逅,矧敢斁忘。

荆棘是芟,庶显康庄。多言为尤,自疚不臧。惟抒我忱,荐其悚惶。

浣花溪记

明代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砚眼

明代冯梦龙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


槁凤

明代黄省曾

汉帝贵神雀,楚人重山鸡。琅玕不能食,梧桐非所栖。

中秋新郑提学高子大宾集饮 其二

明代严嵩

倚槛浮云暝,开樽片月随。阴晴那可定,会合正难期。

桂苑曾题柱,梁园好赋诗。相留惜佳景,明发路逶迟。

荅寄用晦王孙 其二

明代李攀龙

豫章城上有高楼,楼下长江二水流。君更红颜雄制作,谁同清夜美遨游。

阳春若许千人和,明月何须万里投。不信秪今求自试,词场可但少应刘。

道逢耕叟

明代苏葵

犁困黄牛嚼草芽,溪流低护石田斜。农人两两事鸡卜,卜得汗邪定满车。

丁酉十二月初六初度 其二

明代袁宏道

幽总朝起自焚笺,收拾从头旧简编。文字少无隔宿约,橐囊充有半年钱。

花前沃雪呼家妓,醉后灰心学老禅。抛却吴官今一载,青泉白可几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