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年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fēng zhú cán nián风烛残年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qún jī shào nián裙屐少年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形容只知道讲究穿戴的年轻人。《北史 刑峦传》:“箫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政务。”
yáo nián shùn yuè尧年舜日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前蜀 毛文锡《甘州遍》词:“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
xiōng nián jī suì凶年饥岁凶年:年成很坏。指荒年。《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jù shā zhī nián聚沙之年聚沙:堆积沙子;年:年纪,岁数。儿童时期唐·于志宁《大唐西域记序》:“奇阙之岁,霞轩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
cǎn lǜ shào nián惨绿少年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唐 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
nián fù yī nián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āi gǎn zhōng nián哀感中年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bǎi nián zhī yè百年之业百年的事业。指长远的事业。东汉·班固《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nián zāi yuè è年灾月厄厄:苦难。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如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
shí nián jiǔ bù yù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nián yì shì hào年谊世好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
shí nián dú shū十年读书谓长期努力于学业。《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gāo liáng nián shǎo膏粱年少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
shòu mǎn tiān nián寿满天年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死。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bǎi nián guī shòu百年归寿百年:指人去世。指人死的婉称。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你百年归寿时,我却再与你些送终之资。”
nián qīng qì shèng年轻气盛年纪小,不懂得为人处世,喜欢争强好胜。老舍《小型的复活》:“但是,年轻气盛,谁管这一套呢!”
zhù shòu yán nián祝寿延年祝:祝颂,祝祷。贺人长命百岁之辞。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三折:“上帝命金母开筵,群仙会集,都要您祝寿延年,供奇进美。”
fāng nián huá yuè芳年华月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yī nián yī dù一年一度谓每年一次。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nián lǎo sè shuāi年老色衰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8回:“那王妈妈自幼在勾栏中出身,后来年老色衰,沦落无靠,遂为人佣仆。”
biào mén zhī nián摽梅之年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诗经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tiān jiǎ qí nián天假其年同“天假之年”。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若天假其年,还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jī nián lěi yuè积年累月积年:多年;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xuán jū zhī nián悬车之年指七十岁。《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
xiāng jiāo yǒu nián相交有年做朋友相交已有多年。形容交谊很深。
nián qīng lì zhuàng年轻力壮壮:健壮。年纪轻;身体好;力气大。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只是守了这些银钱回去罢。’”
sān nián wǔ zǎi三年五载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pò guā zhī nián破瓜之年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gé nián huáng lì隔年皇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0回:“隔年的皇历,好一本子冷帐,闲着手要捉虱子,没工夫去揭他了。”
yì wàn sī nián亿万斯年形容长远的年代。《诗经 大雅 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nián gāo yǒu dé年高有德年纪大,品德好。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只是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儿,陪我师父清坐闲叙。”
jǐn sè huá nián锦瑟华年比喻青春时代。唐 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yuè zhí nián zāi月值年灾谓时运不济而遭灾祸。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问甚么撞着丧们,管甚么逢着吊客,怕甚么月值年灾,拼死在莺花寨。”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早是抱闲怨時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
nián jìn suì bī年近岁逼逼:迫近。指已迫近年底。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又因年近岁逼,诸事烦杂不算外,又有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单子回来。”
gāo zhú dà nián高躅大年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7章:“虽高躅大年,不复劳以朝请,而国有大故,当就咨询。”
nián gāi yuè zhí年该月值指命中注定的时辰。
nián huá xū dù年华虚度虚度:白白渡过。白白地度过年岁李欣《除夕夜话》:“即使到了除夕,我们也不使年华虚度,要守住每一秒。”
ěr shùn zhī nián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huán nián què lǎo还年卻老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yī nián dào tóu一年到头整年,从头到尾经过。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两个又是养家经纪人,一年到头,没几时住在家里。”
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fēng nián bǔ bài丰年补败丰:丰富,丰厚;败:雕残,衰落。以丰年补歉年。《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足也。”
zhōng yǎng tiān nián终养天年终:竟,尽;天年:指自然的寿数。过完应有的寿数,指寿长而善终。
suì fēng nián rěn岁丰年稔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南朝梁 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suì rěn nián fēng岁稔年丰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四折:“今日个君圣臣贤治,化育的岁稔年丰快。”
quǎn mǎ zhī nián犬马之年犹犬马齿。三国·魏·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此难能也。”
cán nián mù jǐng残年暮景指人到了晚年。清 无名氏《说唐》第十回:“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眼中流泪道:“我儿,我残年暮景,喜的是相逢,怕的是别离。””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nián zāi yuè huì年灾月晦晦:倒霉。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谁料那赶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灾月晦,忽然生起馋獠病来。”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三年不窥园窥:偷看。眼睛看不见园中的景色。形容学习、研究专心致志。东汉·班固《汉书·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wù wù qióng nián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
sān nián huà bì三年化碧指忠心不泯。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shùn rì yáo nián舜日尧年比喻升平盛世。尧舜,均为古代贤君。南朝·梁·沈约《四时白狞歌·春白狞》:“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qū bìng yán nián祛病延年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长寿命。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九回:“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百事将长补短,自足以祛病延年。”
féi dōng shòu nián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ér lì zhī nián而立之年三十岁的代称。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tiān nián bù suí天年不遂谓未享天年。《后汉书·安帝纪》:“岂意卒然颠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雁门太守行一》:“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nián huá chuí mù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yī nián yī huí一年一回指一年一次。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咱也不一年一回土改,咱也不宣布结束。”
yì shòu yán nián益寿延年指延长寿命,增加岁数。同“延年益寿”。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南阳有菊潭,又有甘谷泉,人饮其水,皆得益寿延年。”
kuàng rì jīng nián旷日经年久经时日。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wàn nián wú jiāng万年无疆形容年代久远。同“万世无疆”。宋 陈师道《代贺兴龙节表》:“庶邦有众,愿效忠臣之心,万年无疆,请祝圣人之寿。”
qióng nián jìn qì穷年尽气穷:尽。竭尽毕生的力量。清·高阜《<书影>序》:“予将穷年尽气以恣探之不暇,又何至有废卷之叹乎!”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丰年玉荒年谷比喻有用的人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称恭为荒年谷。”
yī nián bàn zǎi一年半载约计一年或半年。表示时间不长。元 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将军,你且耐心者。不过一年半载,众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郑人争年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wàn nián cháng cún万年长存万年:久远。指精神或品德永世长存。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永远照耀着后代。”
nián shuāi suì mù年衰岁暮谓年纪衰老,寿命将尽。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今堪年衰岁暮,恐不得自信,排于异人,将安究之哉?”
sān nián zhī ài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nián gāo dé shào年高德邵邵:美好。年纪大,品德好。汉·扬雄《法言·孝至》:“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欤!”
dòu kòu nián huá豆蔻年华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jī nián lěi suì积年累岁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
jiǔ nián zhī chǔ九年之储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淮南子 主术训》:“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
bǎi nián dà yè百年大业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nián jiǔ shī xiū年久失修年代久远,荒废失修。鲁迅《最艺术的国家》:“然而这民国年久失修,连招牌都已经剥落殆尽,彷佛花旦脸上的脂粉。”
shí nián hán chuāng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nián shì yǐ gāo年事已高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高,气力稍减。”
chuí mù zhī nián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bǎi nián hǎo hé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粉妆楼》第一回:“百年和合,千载团圆恭喜!”
nián gāo wàng zhòng年高望重年纪大,声望高。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而且不仅知识青年的自由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年高望重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马寅初先生,也……”
nián shēn yuè jiǔ年深月久见“年深岁久”。《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那晓得花园门年深月久,苦不甚牢,早被外边一伙人踢开了一扇。”
shí nián chuāng xià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tóng nián ér xiào同年而校犹言相提并论。章炳麟《文学说例》:“体若骈枝,语反简核;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méi shì qióng nián没世穷年犹终生,一辈子。战国·赵·荀况《荀子·解蔽》:“以可知之人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刘江《太行风云》:“总是个糠菜半年粮哇,今年可要早动手,多按上两瓮豆叶菜。”
zhěng nián lěi yuè整年累月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贺宜《天竺葵和制鞋工人的女儿》:“他们不能眼看着孩子整年累月受病的折磨,也不能让自己的同志为了这样的事苦恼,得好好想想办法。”
lěi yuè jīng nián累月经年累:累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敦湟变文集·大目乾运冥间救母变文》:“头似大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赢之苦。”
jīng nián lěi yuè经年累月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tiān nián bù cè天年不测谓意外的死亡。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鲍文卿抚养,立嗣承裆,两无异说。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
bǎi nián bú yù百年不遇上百年也碰不到。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duō lì nián suǒ多历年所历:经历;年所:年数。经历的年数很多。《尚书 君奭》:“率惟兹有陈,保父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yǐ rì wéi nián以日为年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下风倾首,以日为年。”
bǎi nián dào lǎo百年到老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只愿他过了门,两口子和和顺顺的百年到老,我就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