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桃羞杏让桃羞杏让的故事

桃羞杏让的成语故事


拼音táo xiū xìng ràng

基本解释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暂未找到成语桃羞杏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桃羞杏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不羞当面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什么弊病处。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宋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与羊谋羞《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世外桃源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二桃三士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人面桃花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以桃代李《再生缘》第三二回:“咳,且慢些笑他的失节,或者刘燕玉也是以桃代李的机关,亦未可定。”
余桃啖君《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口:‘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下续示例]
你推我让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他三个兀自你推我让。”
你谦我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别你谦我让的。”
僵李代桃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胭脂》:“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
僵桃代李清·赢宗季女《六月霜·对簿》:“僵桃代李诚无与,摧花斫柳夫何取?”
允恭克让《尚书·尧典》:“允恭克让。”
公门桃李《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凡桃俗李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刑仁讲让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包羞忍耻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包羞忍辱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各不相让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历)害一天。”
含垢包羞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含垢包羞,与世委蛇若此?”
含羞忍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且含羞忍辱,待报仇之后,死亦未迟。”
启羞兴戎清·吴趼人《俏皮话·手足》:“惟口终日无所事事,或大言不惭,或空谈无补;甚或启羞兴戎,为全体之累。”
囊中羞涩梁实秋《穷》:“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
夭桃秾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夭桃穠李
夭桃襛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