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农对泣的成语故事
拼音niú nóng duì qì
基本解释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处《汉书 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暂未找到成语牛农对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牛农对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牛九锁 |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
一牛吼地 | 《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
一牛鸣 | 唐 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
一牛鸣地 | 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牛鸣地。” |
三夫之对 | 《晋书·王濬传》:“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参之著;而谗构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为二五之应。” |
三头对案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7回:“今天人们都在此处,咱们三头对案的说一说。” |
三对六面 | 茅盾《子夜》:“回头我自会请三先生来,大家三对六面讲个明白。” |
三曹对案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 |
下车泣罪 | 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
不大对头 | 老舍《正红旗下》:“他也许真是个职业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对头。” |
不夺农时 | 《旧唐书·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 |
不误农时 |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必须注意领导人民加紧生产,不误农时,不荒地,防止地富怠工和破坏。” |
不违农时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丙吉问牛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楚王轼怒蛙,以昆虫之敢死;丙吉问牛,恐阴阳之失时。” |
东床择对 | 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词》:“东床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遘冓宣劳,励鸡鸣之至诚。” |
临军对垒 |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领将驱兵勇战敌,临军对垒惯相持。” |
临军对阵 | 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骤马横枪武艺精,临军对阵见输赢。” |
临风对月 | 元·丘处机《沁园春·示众》词:“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临风对月,笑傲希夷。” |
九牛一毛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九牛一毫 | 陈毅《感事书怀》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
九牛二虎之力 |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
九牛拉不转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
买牛卖剑 | 元·朱庭玉《青杏子·归隐》:“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
买牛息戈 | 明·何景明《雁门太守行》:“太守下牛,买牛息戈。” |
争猫丢牛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
事无不可对人言 | 《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
亡羊得牛 | 《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
从容应对 | 明·李贽《焚书·杂述·豫约》:“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