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涂歌邑诵涂歌邑诵的故事

涂歌邑诵的成语故事


拼音tú gē yì sòng

基本解释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出处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增类帝之宫,饬礼神之馆,涂歌邑诵,以望属车之尘者久矣。”


暂未找到成语涂歌邑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涂歌邑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乱涂地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一塌糊涂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一塌胡涂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运气不好,处处倒楣,碰钉子,事业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一榻胡涂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一败涂地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万民涂炭《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东抹西涂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东涂西抹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传诵一时鲁迅《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
传诵不绝穆欣《南线巡回·又照秦淮一叶枫》:“那篇数百年来传诵不绝的《正气歌》,博得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敬。”
伯歌季舞汉 焦赣《易林 否之损》:“秋风牵手,相提笑语。伯歌季舞,燕乐以喜。”
信笔涂鸦唐 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凤歌鸾舞宋·赵善括《醉蓬莱》词:“桂子兰孙,凤歌鸾舞,介我公眉寿。”
凤舞鸾歌唐·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凤舞鸾歌兮俨欲飞,披烟弄月兮宵未归。”
出处殊涂
击壤而歌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衣冠辐辏,车马喧阗,人人击壤而歌,处处笙箫而乐。”
击筑悲歌《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击辕之歌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击辕之歌,有礼风雅。”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前歌后舞《尚书大传》第三卷:“师乃慆,前歌后舞。”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半涂而废参见“半途而废”。
半涂而罢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取瑟而歌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口诵心惟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
口诵心维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谓内书堂进世则所进,与《忠鉴录》同立课程,使其口诵心维,可以迁善改过。”
叩角商歌《琴操》:“宁戚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齐桓公闻之,举以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