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遗篇坠款遗篇坠款的故事

遗篇坠款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 piān zhuì kuǎn

基本解释指散佚的诗文篇章和书画款识。

出处宋·张淏《云谷杂记·藏金石刻》:“前代遗篇坠款,因得概见于方册间,此尤可贵也。”


暂未找到成语遗篇坠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遗篇坠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律千篇明·费经虞《雅论》:“用事非诗正体,然景物有限,格调易穷,一律千篇,只供厌饫,欲观人笔力才诣,全在阿堵中。”
一览无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一面之款《宋书·诸叔度传》:“还至都,凡诸旧及有一面之款,无不厚加赠遗。”
一饭三遗矢
上篇上论
下笔成篇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谏》:“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不遗余力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不遗寸长《宋史 娄机传》:“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不遗尺寸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
不遗巨细廖仲恺《答胡适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不遗馀力《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专款专用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上级一再强调专款专用。”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举无遗策《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举无遗算《晋书·袁蠸传》:“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
乐道遗荣唐·刘知畿《史通·品藻》:“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
乱坠天花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把个现在功德,说得乱坠天花,眼灼灼就似活现一般。”
事款则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事款则圆,你且住啼哭,休得叫骂。”又第二十五回:“你老人家不要著急,这可是急不来的事,事款则圆。”
亡矢遗镞汉·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余业遗烈《战国策·刘向书录》:“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
余风遗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而乐松之徒,招集浅陋,故杨赐号为驩兜,蔡邕比之俳优,其馀风遗文,盖蔑如也。”
养痈遗患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养虎自遗患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养虎遗患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兼覆无遗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
加膝坠泉《旧唐书·姜公辅传》:“公辅一言悟主,骤及台司;一言不合,礼遽疏薄,则加膝坠泉之间,君道可知矣!”
加膝坠渊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千篇一律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