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亦庄亦谐亦庄亦谐的故事

亦庄亦谐的成语故事


拼音yì zhuāng yì xié

基本解释形容既严肃又风趣。

出处茅盾《为<大众电影>恢复刊名作》:“亦庄亦谐潇洒,百花齐放争荣。”


暂未找到成语亦庄亦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亦庄亦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亦乐乎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亦善夫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亦复如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亦复如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亦步亦趋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亦趋亦步《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人云亦云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凤友鸾谐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强奸》:“曲榭幽廊,皆凤友鸾谐之所也。”
口谐辞给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庄严宝相曾朴《孽海花》第四回:“既然现出了庄严宝相,自然分外绸缪。从此月下花前,时相往来。”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庄其士春秋·齐·管仲《管子·小问》:“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
庄生梦蝶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庄舄越吟汉·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康庄大路茅盾《夜读偶记》:“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繁荣,已经给世界人民指出了康庄大路。”
康庄大道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汉书 韩信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教亦多术《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死亦瞑目清·袁枚《与香亭书》:“是即吾家之佳子弟,老夫死亦瞑目矣。”
民亦劳止,汔于小康《诗经》中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琴瑟和谐明·沈受先《三元记·团圆》:“夫妻和顺从今定,这段姻缘夙世成,琴瑟和谐乐万春。”
白首相庄明 沈德符《野获编 勋戚 惧内》:“近年吴中申王二相公,亦于夫人白首相庄,不敢有二色。”
百年谐老《全元散曲 集贤宾 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年谐老,共守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