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纠缪绳违纠缪绳违的故事

纠缪绳违的成语故事


拼音jiū miù shéng wéi

基本解释纠:督察,纠正;缪:同“谬”,错误;绳:纠正;违:过失。纠正错误与过失。

出处《旧五代史·崔沂传》:“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


暂未找到成语纠缪绳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纠缪绳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不得违误
不相违背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结束其传统的对外妥协,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错误政策,将国民党引导到和人民愿望不相违背的地位。”
不违农时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乐行忧违语出《易·干》:“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予违汝弼《尚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事与原违
事与心违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事与愿违三国 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吕氏春秋 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依违两可《明史 方从哲传》:“举朝力争,从哲依违两可。”
大缪不然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太师心知其事大缪不然,为解说于上,请以百口保其无他。”
尺步绳趋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尺步绳趋,侍乎否否乎?”
度己以绳《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弃信违义清·陈确《分三秦论》:“弃信违义,而背叛天下之所共主,以自行其智,虽得天下,其亡益违。”
引绳切墨清·钱谦益《刘公墓志铭》:“引绳切墨,不少假易。”
引绳批根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
引绳排根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
引绳棋布宋·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庐舍道巷,引绳棋布。”
循道不违唐·韩愈《河南府法曹参军卢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铭》:“循道不违,厥声弥劭。”
德音莫违《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为,及尔同死。”
忠不违君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臧洪传》:“义不背亲,忠不违君。”
抱表寝绳《文子 下德》:“法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得人心,发施号令,天下从风。”
收离纠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彧传》:“若绍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