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售其奸的成语故事
拼音dé shòu qí jiān
基本解释售:推销,推行。得以推行他的奸计。
出处章炳麟《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主权所在,名器不可假人,勿令矫伪者得售其奸也。”
暂未找到成语得售其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得售其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举两得 | 《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 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
一人高升,众人得济 |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一人高升,众人得济。你一个人挣钱,一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 |
一反其道 | |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九回:“我听说一夫得道,九祖升天,那有个九族升天之说吗?” |
一得之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一得之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一得之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一无所得 | 汉 焦赣《易林》:“步走逐鹿,空无所得。” |
一献三售 | 唐·刘禹锡《问大钧赋》:“楚臣《天问》不酬,今臣过幸,一献三售。” |
一索得男 | 《周易 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
一蹴而得 | 茅盾《路》十二:“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须用持久战。” |
七开八得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我找二嘎子去啦,找了七开八得,也找不着他!” |
万不得已 | 明 焦竑《玉堂丛语》:“汝父欲保全身家,万不得已,姑借我以免祸耳。” |
万变不离其宗 | 徐特立《抗战给我的机会》:“对任何人,无论相识不相识的,总是一套话。言论有系统,万变不离其宗。”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
三折其肱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三缄其口 |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三过其门而不入 |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上不得台盘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胡老爹上不得台盘,只好在厨房里或女儿房里帮着量白布、称肉,乱窜。” |
不乏其人 | 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
不入兽穴,不得兽子 | 《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 《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不厌其烦 | 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