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遗惠余泽遗惠余泽的故事

遗惠余泽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 huì yú zé

基本解释前人留下的恩惠德泽。

出处《晋书 挚虞传》:“前乙巳赦书,远称先帝遗惠余泽,普增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


暂未找到成语遗惠余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遗惠余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览无余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一览无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一饭三遗矢
三余读书《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三江七泽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不夷不惠汉 扬雄《法言 渊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不留余地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不费之惠《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不遗余力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不遗寸长《宋史 娄机传》:“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不遗尺寸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
不遗巨细廖仲恺《答胡适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不遗馀力《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东壁余光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举无遗策《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举无遗算《晋书·袁蠸传》:“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
乐道遗荣唐·刘知畿《史通·品藻》:“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
事不有余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娘儿俩先哭了个事不有余,大家劝住,他便忙着到祠堂行礼。”
二惠竞爽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亡矢遗镞汉·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以泽量尸清·顾炎武《羌胡引》:“四入郊圻躏齐鲁,破邑屠城不可数,刳腹绝肠,折颈折颐,以泽量尸。”
余业遗烈《战国策·刘向书录》:“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
余光分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
余勇可贾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杜预注:“贾,卖也。言已勇有余,欲卖之。”
余味无穷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五章:“须是如我方才的样子,轻吸慢嘘,不惟安然无恙,且觉余味无穷哩!”
余响绕梁晋·张华《博物志》卷八:“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遗粮,过雍门,鬻歌假食而去,馀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