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躬先士卒躬先士卒的故事

躬先士卒的成语故事


拼音gōng xiān shì zú

基本解释犹身先士卒。

出处唐·张说《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誓将首冒锋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暂未找到成语躬先士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躬先士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介之士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一卒之田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无一卒之田。”
一目之士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志雅堂杂抄》:“此书成于元代,道学之风甚盛,而能为是言,此是非之公也。近世一目之士,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亦愚甚矣。”
一鞭先着
一鞭先著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 刘琨传》。
一饭之先春秋·鲁·左丘明《国语·越语》:“寡人礼先壹饭矣。”
一马当先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不乏先例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不宾之士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党传》:“天子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不忍卒读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不栉进士唐 朱揆《谐噱录 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东郭先生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讲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丢卒保车京剧《龙江颂》第一场:“为了堵江救旱,我们是会损失一些,这照我们下棋的说法,就叫做‘丢卒保车’。”
为德不卒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乌合之卒《梁书·羊侃传》:“今驱乌合之卒,至王城之下,虏马饮淮,矢集帝室,岂有人臣而至于此?”
乌有先生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争先士卒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争先恐后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事必躬亲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二桃三士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井臼躬操西汉·刘向《列女传·周南妻传》:“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
仁人义士明·方孝孺《云敝赞》:“古之仁人义士,视刀锯如饮食。”
仁人志士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仓卒主人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四卷:“有仓卒客,无仓卒主人。”
仓卒之际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裴松之注引《文士传》:“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仓卒之际,强弱未分。”
仓卒从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但是第五次没有打破‘围剿’而被迫突围时,还表现了不应有的仓卒从事。”
仓卒应战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只有不肯退却,仓卒应战(例如硝石战斗),表面上似乎在力争主动,实际上是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