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救焚投薪救焚投薪的故事

救焚投薪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ù fén tóu xīn

基本解释焚:火灾;薪:柴草。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出处《邓析子 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暂未找到成语救焚投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救焚投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三告投杼《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下井投石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不可救疗《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不可救药《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不见舆薪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东投西窜
举手投足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久束湿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自叙:“而彼久束湿薪之大多数人,犹或曰:‘吾秦人而子语我以越之肥瘠也。’”
义气相投明·崔时佩《西厢记·金兰判袂》:“同袍兄弟胜同袍,义气相投漆和胶。”
乘间投隙宋·辛弃疾《九议之一》:“然而特怵于天下之士不乐于吾之说,故切切然议之,遂使小人乘间投隙,持一偏可喜之论以媒己私利。”
五体投地《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五体投诚
五内如焚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
从井救人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
以卵投石先秦 墨翟《墨子 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以水投水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若以水投水,何如?”
以水投石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
以水救水《庄子 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以火救火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以石投卵《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晋书·温峤传》:“今之进讨,若以石投卵耳。”
以石投水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以碫投卵《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以胶投漆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序》:“晋世杜元凯又为《左氏集解》,专取丘明之传以释孔氏之经,所谓子应乎母,以胶投漆,虽欲勿合,其可离乎!”
以荷析薪《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以蚓投鱼《隋书 薛道衡传》:“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假阶救火《燕书》:“赵成阳堪,其宫火,欲灭之,无阶可升。”
偶变投隙宋·秦观《谢王学士书》:“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