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贱伤农的成语故事
拼音gǔ jiàn shāng nóng
基本解释指粮价过低,损害农民的利益。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暂未找到成语谷贱伤农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谷贱伤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丸泥封函谷关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
一谷不升 | 《榖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
一谷不登 | 《管子·揆度》:“一谷不登,减一谷,谷之法什倍。” |
七损八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
下乔木入幽谷 |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
下乔迁谷 | 参见“下乔入幽”。 |
不伤脾胃 | 茅盾《子夜》:“骂几句不伤脾胃。” |
不夺农时 | 《旧唐书·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 |
不知贵贱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4回:“你若说你和我一样,你就是不知贵贱的人了。” |
不误农时 |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必须注意领导人民加紧生产,不误农时,不荒地,防止地富怠工和破坏。” |
不违农时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与死扶伤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白刃合,流矢接,步血属肠,与死扶伤。” |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 明·徐元《八义记·张维评话》:“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
两败俱伤 | 宋 汪应辰《文定集 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
丰年玉荒年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称恭为荒年谷。” |
乐贫甘贱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3卷:“其次潇洒荜门,乐贫甘贱,抱经济之器,泛若无;洞古今之学,旷若虚,爵之不从,禄之不受。” |
买贱卖贵 | 汉 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三国 吴 薛综注:“裨贩,买贱卖贵,以自裨益。” |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 |
五劳七伤 |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虫云:\'我会医五劳七伤。\'” |
五月粜新谷 | 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
五痨七伤 | 老舍《二马》:“两位马先生都没有脏病,也没有五痨七伤,于是又平安的过了一关。” |
五谷不分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五谷不升 | 《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
五谷丰熟 |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
五谷丰登 | 《六韬 龙韬 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
五谷丰稔 | 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 |
亲疏贵贱 |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予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