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村姑田妇村姑田妇的故事

村姑田妇的成语故事


拼音cūn gū tián fù

基本解释农村少女与种田的妇人。指乡下见识不多的女人。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来你这地方,甚么村姑田妇,冤他拐带!”


暂未找到成语村姑田妇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村姑田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卒之田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无一卒之田。”
三姑六婆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三家村宋 苏轼《用旧韵送鲁远翰知洛州》:“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三日新妇《梁书·曹景宗传》:“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
下马冯妇《孟子 尽心上》:“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禺,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释名·释首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六回:“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
义夫节妇《周书·宣帝纪》:“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表其门闾,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荐。”
买田阳羡宋 苏轼《菩萨蛮》词:“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佳儿佳妇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高宗永徽六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
再作冯妇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
再当冯妇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时局在大动荡,我的心境在别种意义上也在大动荡。我自己实在是不愿意再当冯妇。”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小人子母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弄得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上梢没下梢。”
勇男蠢妇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宝玉素昔最厌勇男蠢妇的,今日却如何又命这两个婆子进来?”
匹夫匹妇《尚书 咸有一德》:“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匹妇沟渠清·李渔《蜃中楼·望洋》:“我偷生不为求瓦全,念玉碎,须明声价,怎肯做个匹妇沟渠没帐查。”
千村万落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单夫只妇北朝·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花蓝花栀子》:“当有小儿童女百十余群,自来分摘,正须平量中半分取,是以单夫只妇,亦得多种。”
卖儿贴妇《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夫倡妇随语出《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唱,一本作“倡”。
夫唱妇随《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夫妇反目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自此谭、巫夫妇反目难以重好。”
奸夫淫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