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偏听偏信偏听偏信的故事

偏听偏信的成语故事


拼音piān tīng piān xìn

基本解释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出处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暂未找到成语偏听偏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偏听偏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偏之见《宋史·刘述传》:“安石任一偏之见,改立新议,以害天下大公。”
一偏之论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不令而信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不约而亲,不令而信。”
不偏不倚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不偏不党春秋 鲁 墨翟《墨子 兼爱下》:“《周诗》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
不可偏废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不堪视听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其菲薄揶揄,不堪视听。”
不言而信《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
且听下回分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毕竟史进与三个头领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云期雨信宋·欧阳修《品令》词:“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偏概全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以正视听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军进行几场影响较大的战斗,为舆论宣传提供依据,以正视听。”
侈人观听《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直从大禹以前,就有七十九代,都有曾封禅。后来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这怎叫得有道之君?无非要粉饰太平,侈人观听。”
信不由衷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
信以为实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信以为实,就怕来缠帐。”
信以为本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
信以为真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信以传信,疑以传疑西汉·司马迁《史记·三代世表》:“一言有父,一言无父,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故两言之。”
信使往来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陈宣帝》:“信使往来,礼文相匹。”
信使往还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我景仰中山先生几己二十年,信使往还者已多年,但我一直没有得着见他面的机会。”
信及豚鱼《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信受奉行《仁王经·末》:“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信口开合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信口开呵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你待要着死撞活,将功折过,你休那里信口开呵。”
信口开喝元·张养浩《新水令·辞官》:“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信口开河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信口胡言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