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和和睦睦和和睦睦的故事

和和睦睦的成语故事


拼音hé hé mù mù

基本解释指相处融洽友好。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你们为什么要这样?难道你们不能走到一块和和睦睦过日子吗?”


暂未找到成语和和睦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和和睦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倡一和《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一倡百和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 胡公去狐》:“夜半,狐鸣后圃中,一倡百和。”
一唱一和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
一唱众和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
一唱百和曾朴《孽海花》第35回:“那也是承了乾、嘉极盛之后,不得不另辟蹊径,一唱百和,自然地成了一时风气了。”
一团和气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一迎一和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一迎一合。”
丈二和尚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二章:“敌人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三杯和万事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可不道‘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上和下睦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常则是户静门清,上和下睦,立计成家,众口流传。”
两头和番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5回:“单管两头和番,曲心矫肚,人面兽心。”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想到这里,就令人不能不信‘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这句话了。”
你唱我和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两人每每你唱我和,做成联句。”
倡而不和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倡而不和,意而不戴。”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钟,往后贞节轮不到你身上了。”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
内峻外和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
凤协鸾和
剪须和药《新唐书·李勣传》:“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
割地求和《史记·平原君列传》:“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君唱臣和《晏子外编》:“君唱臣和,教之隆也。”
和事老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2回回目:“背冤家拜烦和事老,装鬼戏催转踏谣娘。”
和光同尘先秦 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和合双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回手又把腕上的一幅金镯子褪下来,给他带上,圈口大小,恰如合式,说:‘和合双全的罢!’”
和和气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你们一心一计和和气气的,省得我是你们眼里的刺似的。只有一件,你们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
和如琴瑟《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和容悦色《红楼梦》第六八回:“那凤姐却是和容悦色,满嘴里‘好妹妹’不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