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欲取姑予欲取姑予的故事

欲取姑予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 qǔ gū yǔ

基本解释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暂未找到成语欲取姑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欲取姑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予一夺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七年之中,一予一夺,二三孰甚焉?”
一介不取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一无可取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一无所取《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松之注:“会前后赐钱帛数百万计,悉送供公家之用,一无所取。”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一毫不取宋·洪迈《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非其义一毫不取。”
七情六欲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至求仙一事,无非远离红尘,断绝七情六欲,一意静修,自然可入仙道了。”
三姑六婆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上下同欲春秋·齐·孙武《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释名·释首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丰取刻与荀况《荀子 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
临河欲鱼《文子·上德》:“临河欲鱼,不若归而织网。”
为所欲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义不取容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予人口实
予取予夺秦牧《拳头海岸》:“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一处处都伸出了拳头来,变成了‘拳头海岸’。”
予取予携梁启超《克林威尔传》第五章:“今且冻饿委沟壑,所馀更何长物之与有?予取予携,公等自为之!”
予取予求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予夺生杀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予智予雄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是一个极骄贪的人,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为。”
予末小子《尚书·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
予违汝弼《尚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予齿去角《汉书·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颜师古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
二者必取其一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