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服田力穑服田力穑的故事

服田力穑的成语故事


拼音fú tián lì sè

基本解释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暂未找到成语服田力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服田力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力承当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1回:“在晋侯面前,一力承当。”
一卒之田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无一卒之田。”
一心一力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一臂之力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不服水土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不稼不穑《诗经 魏风 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自量力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不费吹灰之力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不遗余力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不遗馀力《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丰筋多力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九牛二虎之力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买田阳羡宋 苏轼《菩萨蛮》词:“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乱头粗服明 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从风而服《战国策 秦策一》:“山东之国,从风而服。
以力服人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以德服人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以渴服马《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驾于圃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馯而走,虽造父不能治……”
以理服人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作小服低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侯服玉食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倾注全力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以便等到时机一到,就倾注全力,大举反攻,收复失地。”
假力于人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
做小服低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一方面是芙蓉柔顺,甘于做小服低。”
全力以赴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出力不讨好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61回:“不但出力不讨好,而且有性命之忧。”
力不从心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力不从愿《晋书·刘琨传》:“徒怀愤踊,力不从愿,惭怖征营,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