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鼻偷香的成语故事
拼音yǎn bí tōu xiāng
基本解释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马颊本空禅师》:“师曰:‘节目上更生节目。’僧无语。师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暂未找到成语掩鼻偷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掩鼻偷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瓣心香 | 宋 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
一脉香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正因为姐姐你在黑风岗能仁寺救了他儿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脉香烟,因此我公婆以德报德,也想续你何家一脉香烟。” |
一重一掩 | 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
一鼻子灰 | 《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一鼻孔出气 |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似此不必学温韦,已与温韦一鼻孔出气。”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世代书香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香人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给亲戚,落的耻笑。” |
东偷西摸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
东掩西遮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
东遮西掩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
两叶掩目 |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然无闻。” |
书香世家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三章:“刘眉尽管把鼻子都气歪了,也还是保持着书香世家的风度。” |
书香人家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原来是个仕宦书香人家,怪不的他得夫人那样明理。” |
书香铜臭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何物充栋汗车牛,混了书香铜臭。贾儒商秀,怕遇着秦皇大搜。” |
书香门户 |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个所谓书香门户子弟。” |
书香门第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
仰人鼻息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
仰承鼻息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台……有时还让他三分。” |
侈纵偷苟 | 清·方苞《谢季方传》:“其祖国初督学山西,饶于财,子姓习侈纵偷苟,妹始嫁,家中落而未尽。” |
倚玉偎香 | 宋·柳永《法曲献仙音》词:“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 |
偎香倚玉 | 元·徐琰《青楼十咏·初见》:“一笑情通,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抟风。” |
偷东摸西 | 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
偷偷摸摸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 |
偷合取容 |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论》:“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
偷合苟从 |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偷合苟从,未肯极言,朕甚闵焉。” |
偷合苟容 | 先秦 荀况《荀子 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敬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 |
偷声细气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啥话?看你偷声细气的样子!” |
偷天换日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